元氏老师手记:青少年早恋问题分析(2)
更新时间:2021-01-21 18:11:13
元氏
[案例讨论]
1.本案例中班主任老师"隔离"的失败和引导的成功对你有何启示?
2.针对中学生心理和身体特点,教师应如何处理学生早恋现象?
[案例分析]
青春期同学间的交往是青少年走向成熟和步入社会的一个重要步骤。这段时期异性交往经历也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异性社交的*初体验,影响到学生今后的成长和生活。因此,关注学生异性间的正常交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保持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但在学生异性交往过程中,*正确处理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对待中小学生异性交往问题应认识到:
一、保持同学间正常交往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在学生异性交往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和班级管理者*采取正确引导的态度,既不能对此视而不见,也不能采取各种手段压制学生交往。同时,班主任教师及各科任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时间,积极组织各种教学环节引导异性同学间进行正常交往,在教授各科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教师对学生异性交往的态度:一是不应将学生异性交往影响扩大化,认为学生异性交往就是在早恋,就会影响到学习和班级风气。采取一种压制学生异性交往的态度,甚至通知家长,引起更大范围的围堵,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如异性交往心理恐惧症状,也会使学生产生对教师和家长的不信任感,甚至更深层次的逆反心理,导致早恋,把本来属于正常同学异性交往的学生推上了早恋的轨道。当然,这种催化作用是教师和家长所没有事先想到的。因此,对学生异性交往的正常引导是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关注的问题。二是不应对学生异性交往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对学生超越常规的异性交往听之任之,不加引导。这也是一种教师失职的表现。素质教育本身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活动,而是包括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现代教育理念不仅仅是要培养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劳动者,更重要的是培养身心智能*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三是教师应该采取积极引导的态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异性的正常交往。学生异性交往也是教师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在全班范围内开展的,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目标,教师就应该将学生做为一个整体。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所讲授的内容是要求全体学生接受的。因此,激发学生整体的积极性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学生异性交往是学生在共同完成教师教育教学任务过程中结成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不可能避免的,也是不应该避免的,关键是教师*引导好学生的正常异性交往。
二、保持同学间异性交往是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身心健康不仅仅是指保持学生的身体健康。在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特别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许多比较*的中小学校近年来还设置了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专门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和解疑。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由于身体和心理的逐步走向成熟,半成人化心理造成了学生对社会与人生、异性与性观念等各方面的迷惑,因社会、家庭及学校等各种不良倾向的错误引导,可能会产生一种负面影响作用。克服这些负面影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首先,进入青春期的学生需要重新认识自己,关心自己的身体心理发育,如身高、长相、肤色、嗓音、穿着等各方面形象体态,男孩希望自己英俊潇洒,女孩希望自己能长出一副标致的身材,相貌一般的学生又会产生各种自卑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及时注意到学生身体心理的变化,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对自己相貌的正确评判。相貌遗传是先天的,是后天无法弥补的,但是良好的气质风度、知识修养则是后天习得的。任何相貌的学生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取得好成绩,只要发奋图强,即使是相貌差一点的学生照样能做出成就。二是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判态度。各种气质的学生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独特性是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任何事物正是由于其独特性的存在而存在。独特性从另一方面讲,就是个体的有用性,人也是这样。社会发展需要各种不同气质的人共同营造,不能就某一性格气质的异同就否定某一个学生。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不同气质,针对学生不同气质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特别是要针对不同气质学生的弱点和长处,纠正弱点,发扬长处,营造因材施教的良好班级氛围。三是青春期学生关注自己的美感,有探索知识的欲望和好奇心,对异性间心理和身体差异也相当关注,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异性交往不能单纯地认定为早恋。这种对异性的关注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特别是中学生。教师应该首先帮助学生解决"作为中学生,什么才是*美"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异性美和对性知识的探索,并通过开通正常渠道,帮助学生了解性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免遭黄毒污染,以保证其健康成长。